要找到可以教押尾作曲原理分析…羊覺得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吧。簡而言之,「創作沒什麼原理可言」,硬要說原理,只有編曲可能找得到吧。
6 T0 ?8 T$ f6 X9 k9 F$ k2 g& J! ~2 _
9 S8 r5 j9 l- `) s% ` 就FS的創作而言,有很多好聽的橋段或是巧思,大都是源自於創作者當下的突然湧現的靈感或是很主觀的FU,而且可能都並非那麼的符合樂理的規則,加上先前也討論過了,創作更是一個樂手整體音樂性與生活經驗的體現,什麼樣的人能夠做出什麼型態的音樂,這與個人人格特質是密不可分的。既然FS的創作不必那麼的符合樂理的和聲運用(這也是FS與古典吉他的最大不同處),那我們就很難以用一種既存的工具(樂理規則)去分析FS的曲目。也因為創作更是一個樂手生活經驗的體現,A君並非押尾,自然也不可能去學一套「押尾流」的創作方式而變成押尾二代…。看看押尾的師父岸部真明與師公中川矽人好了,雖然彼此有師徒關係,但這3個大師的曲風真是天差地遠。 " z) F, |/ a6 m' G" ~% A
8 T, ~2 _/ f* A) Y9 L& W# B7 G
所以呢…羊覺得ZeroToKing做自己比較重要,押尾是押尾,ZeroToKing大大是ZeroToKing大大,ZeroToKing大大可以去學習押尾很多複雜的技巧,但最後那些技巧只是工具,用來豐富自己的創作或編曲。 |